高中语文导学案——指南录后序
【课题】 《指南录后序》 课型:新授课 【学习目标】 1.了解序、跋等文学常识; 2.学习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、文言虚词,及“为……所”表被动等句式。 3.体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表达效果; 4.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,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; 5.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。 【预习案】 一、知人论世。 文天祥(1236——1283),号文山,是 (朝代)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他所作《过零丁洋》中的两句“ ”是他爱国精神的写照,他在狱中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。诗集名《指南录》取自《扬子江》中的“ ”两句诗。 1.后人纪念文天祥的对联: (1)南宋状元宰相;西江孝子忠臣 (2)正气贯人寰,河岳日星传万世;明禋崇庙观,丹心碧血照千秋 (3)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古谊若龟鉴,忠胆若铁石; 敢问何为浩然正气,镇地为河岳,丽天为日星 (4)热血腔中只有宋;孤忠岭外更无人 2.关于“序”、“跋” 序,又名“序言”“前言”“引言”,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。作者自己写的叫“自序”,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,写作缘由,经过,旨趣和特点;别人代写的序叫“代序”,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。本文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,已经写了一篇“自序”,因此叫做“后序”。 跋: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说明写作经过、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。 二、梳理文言。 1、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。 2、完成《同步练习》“积累整合”。 三、预习讨论 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,了解文章内容。
【探究案】
3、第4节能表达作者急切、紧张的心情,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?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。
4、在第5节中,两次使用“呜呼 ”一词,它在体现层次和表达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?这段文字中连用了多少个“死”字?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这段文字和全文有什么关系?
5、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?结集的目的是什么?
【迁移训练】 阅读文天祥的这首诗,完成相关题目。 金陵驿二首(其一) 草合离宫转夕晖,孤云飘泊复何依?山河风景元无异,城郭人民半已非。 满地芦花和我老,旧家燕子傍谁飞?从今别却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。 [注]①该诗是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执,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写的。②离宫:皇帝出巡时的住所。
|